關于印發河南省醫療儀器設備產業園區布局 建設方案的通知
鄭政文〔2025〕66號
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現將《鄭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發展若干政策》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鄭州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
2025年6月3日
?
?
鄭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發展若干政策
?
為深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著力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促進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根據省委、省政府、中國人民銀行關于科技金融安排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
增強“三標”意識,堅持政府引導、市場為主、政策保障和商業可持續性,搶抓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機遇,推動金融機構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牽引、“股債貸?!甭搫拥慕鹑诜罩误w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二)發展目標
強化科技金融改革探索,推動科技型企業貸款增量擴面,力爭2025年年底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合計貸款余額突破25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獲貸率達到90%,科技型中小企業獲貸率達到70%;2027年年底,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合計貸款余額突破3000億元,科技型上市企業占全部上市企業比重超過50%,首貸、續貸、信用貸投放力度不斷加大。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地方政策性科技金融發展模式,基本形成與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營造全國一流的科技創新發展環境。
二、健全專業化的金融機構組織體系
(一)建立服務科技創新的銀行業專業機構體系
推動商業銀行在鄭設立科技金融專業機構。對新設的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科技金融事業部、科技金融特色分支機構,開展科技金融成效顯著的,分別一次性補助30萬元、20萬元、10萬元。
責任單位: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二)構建廣覆蓋的科技保險服務體系
持續開展“險資入鄭”專項行動,支持各駐鄭保險機構開展股權債權合作。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設立科技保險專業機構、再保險公司。對科技型企業投保研發科技保險等保險的,按實際保費支出的30%給予不超過20萬元補助。
責任單位: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三)健全政策性科技金融運營主體管理機制
支持有關金融機構打造政策性科技金融運營主體,在財政資金存放、再貸款等低成本資金支持,融資風險分擔和補償等方面向政策性業務予以適當傾斜,支持其數字化轉型。
責任單位: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人行河南省分行省會金融工作協調處、貨幣政策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四)探索打造以耐心資本為主的創業投資體系
持續實施“基金入鄭”工程。依托中原龍子湖智慧島、中原醫學城,打造各類基金機構、初創中小企業、科技團隊、科研項目于一體的集聚平臺,構建國內一流的全要素基金生態系統。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委金融辦、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五)完善科技金融中介服務體系
吸引國內外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知識產權鑒定機構等科技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在鄭州展業。依托“鄭好融”平臺、科技金融廣場等中介服務機構,為科技型企業做好服務。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三、打造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
(一)圍繞創新驅動、制造強市戰略定制金融產品
鼓勵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大型銀行發揮資金優勢,設立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專項貸款,支持基礎研究、科技重大項目及科技成果轉化。圍繞先進制造業20條重點產業鏈,推動金融機構依托“鏈主”企業,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對科技型企業上年度貸款余額新增達到10億元以上的銀行機構,每年按照相應貸款新增額0.2‰的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補助,并優先給予再貸款、再貼現支持。
責任單位:人行河南省分行信貸政策管理處、貨幣政策處、省會金融工作協調處,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二)加強科技型企業專屬金融產品開發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落地見效,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科技型企業專屬產品。鼓勵金融機構用好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加強對首貸戶的對接支持。引導保險公司針對科技型企業開發保險產品,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責任單位:人行河南省分行信貸政策管理處、省會金融工作協調處,市發展改革委、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三)創設知識產權系列金融產品
支持金融機構開發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屬產品,將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納入市級風險補償機制。對完成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上市發行的發起單位,按單筆不超過實際融資額1.5%的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責任單位:人行河南省分行信貸政策管理處、省會金融工作協調處,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四)支持商業銀行探索“投貸聯動”業務
支持商業銀行探索“貸款+外部直投”“貸款+認股期權”等“投貸聯動”模式,爭取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鼓勵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積極申請理財子公司牌照。
責任單位:市委金融辦、市財政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五)推廣應用“創新積分制”制度
依托“鄭好融”平臺,對先進制造業20條重點產業鏈等重點領域開展創新積分評級和科技型企業數據畫像,提升“創新積分制”賦能科技信貸的有效性,推廣應用“創新積分貸”產品。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委金融辦,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四、構建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
(一)建立覆蓋科創全周期的“基金叢林”
充分發揮政府性基金引導作用,爭取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推動鄭州市天使基金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精準支持科技型企業,探索設立概念驗證基金、中試基金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組建鄭州市并購基金,支持自貿區鄭州片區、鄭州高新區等區域設立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適當放寬政府投資基金單個投資項目投資限額,適度提高投資容錯率。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委金融辦、市投資集團,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二)推動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
充分用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等增量政策,持續實施企業上市“千企展翼”行動,將優質科技型企業納入市定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重點培育。
責任單位: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三)完善科技投資退出機制
試點探索提高科技領域并購貸款占并購交易價款的比例,適當延長貸款期限。依托中原股權交易中心,開展私募基金份額轉讓試點,設立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激發私募基金投資活力。
責任單位:市委金融辦、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投資集團,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四)豐富科技領域債券融資渠道
用好債券市場“科技板”政策,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等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鼓勵鄭州市企業積極申報省級發行創新債券獎補政策。探索完善市級科技創新債券貼息、擔保等配套支持政策。
責任單位:人行河南省分行金融市場管理處,市委金融辦、市財政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五、營造科技金融發展良好生態環境
(一)提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
爭創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探索申請國家外匯管理局“科匯通”試點。聚焦鄭南商許超硬材料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及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等7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委金融辦,人行河南省分行外匯管理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二)建立科技型企業培育庫
在省級以上科技部門認定的各類科技型企業基礎上,整合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創新龍頭企業、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等科技型企業名單,建立鄭州市科技型企業培育庫。按季度更新入庫企業信息,及時向金融機構推送。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委金融辦,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三)健全完善風險補償機制
將“鄭科貸”“外貿貸”“創業擔保貸”“知識產權貸”等市級政策金融產品由“鄭好融”平臺統一透出服務,對科技型企業可適當提高風險分擔比例。將科技型企業綜合融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提高市屬政府性擔保公司科技型企業擔保業務占比。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四)建立科技金融工作評估閉環機制
定期開展鄭州市科技型企業融資統計,每半年對科技金融政策落實情況實施跟蹤評價,市縣兩級政府在政府性資金存放、財政專戶管理等方面給予激勵。
責任單位:市委金融辦,人行河南省分行省會金融工作協調處、信貸政策管理處、調查統計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六、強化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鄭州市政府會同人行河南省分行統籌推進科技金融發展工作。市委金融辦會同人行河南省分行營業管理部牽頭建立政策落實工作機制和評估閉環機制,跟蹤督促政策落實情況。市科技局負責全面建立科技型企業名錄庫,做大鄭州市天使基金規模。市發展改革委負責風投創投基金集聚發展工作。市財政局負責財政支持科技金融政策落實。市工信局等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行業指導,促進科技和金融緊密結合。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要切實扛牢屬地責任。
責任單位: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人行河南省分行省會金融工作協調處、信貸政策管理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二)大力宣傳推廣典型經驗
加大科技金融政策、產品服務宣傳推介力度,研究科技金融業務與服務標準。協調各金融機構及時總結工作成效和典型經驗,以適當形式進行復制推廣。
責任單位:人行河南省分行省會金融工作協調處、信貸政策管理處,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三)強化科技金融風險防控
建設地方金融監測預警平臺,運用大數據手段強化對風險的監測預警和早期干預。探索實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推動科技金融改革創新,壓實金融機構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嚴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責任單位: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人行河南省分行信貸政策管理處、科技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本文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
?